世界轮毂电机产业化看中国,中国轮毂电机产业化首推“天海方案”。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朱绍鹏副教授,作为分布式驱动控制领域的知名专家、轮毂电机应用方面的技术权威,不论是讲座还是发文,近两年都力挺天津天海轮毂电机科技公司推出的智能轮毂电机分布式驱动控制技术方案。
她认为,天海创造的T15乘用车19寸、T115轻型商用车22.5寸、T160重型商用车22.5寸三大轮毂电机平台,当是目前推进轮毂电机产业化的首选方案。
朱教授在2021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第三届汽车轮毂电机驱动技术高端论坛”上做主题演讲
——全面攻克轮毂电机复杂工况应用中的“卡脖子”技术。天海轮毂电机团队针对复杂应用工况,借助双擎智能控制算法,实现智能双擎驱动,成功破解了大功率、大起动转矩、强过载能力与商用经济性、运行高可靠性难以兼顾的难题,打通了重型商用车大功率轮毂电机技术应用的瓶颈。
联手浙大电动汽车团队,并聘请朱教授为天海轮毂电机研究院院长,天海轮毂电机团队研制出多功能分布式驱动控制器PCM。基于车辆动力学分析设计的电子差速、驱动防滑等算法,可保证车辆在低附路面、高速转弯等复杂工况下的动力性及行驶稳定性,可实现多轴多轮的差速控制及车身稳定控制;基于分布式驱动控制的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可实现车道保持、轨迹跟踪、差动转向、紧急避障的驱动执行最优化;基于与ABS融合设计的制动能量回收算法,可做到96.5%的制动能量被轮毂电机吸收。
——用高强度轻量化铸造桥设计+铝合金轮毂研制,天海轮毂电机成功解决了轮毂电机簧下质量大的痛点。高强度铸造桥设计,不仅有效降低了簧下各部件重量,且在保证制造质量的同时,整体生产成本显著下降,非常适于大批量生产;铝合金轮毂,重量比钢制轮毂降低了近一半,外形也更加美观。采用高级数、高磁密、低噪声的电磁设计方案+扁线成型等工艺,破解了高性能轮毂电机产业化难题,为高生产率和大批量生产创造了条件。
国内多名专家参观天海轮毂电机
朱教授认为,缘于天海轮毂电机团队近十年不懈的自主高端创新而形成的“天海方案”,在补齐轮毂电机应用短板基础上,已可将轮毂电机分布式驱动系统成本最小化、技术优势最大化:缩短传动链,提高效率,减轻车重,可实现模块化全平低底盘设计,即滑板底盘的不二选择;提高车辆动力性,简单线控可实现四驱、前驱、后驱等多种驱动形式;改善车辆动力学性能,通过轮毂电机分布式驱动控制,可实现电子差速、车身稳定控制(驱动防滑、制动防抱死、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等多种动力学控制功能;智能驾驶天然硬件载体,电机控制响应是发动机的十几倍,而多个轮毂电机形成的执行冗余,可保证智能驾驶更高效更安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仅以天津公交车燃料周期碳排放为例,轮毂电机公交车比中央电机公交车100km减排CO2 25.3kg,全寿命期(40万km)可减少CO2排放101476kg。
多名专家试乘装有天海轮毂电机的公交车
“天海方案”作为电动汽车驱动的最佳解决方案,可以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乘用车、卡车、客车)、新能源专用车(港口、机场、工程机械)、轨道交通、军工车辆等。朱教授指出,多个成功案例表明,“天海方案”在商用车自动驾驶领域更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国产化、高效低成本的制造工艺,又为轮毂电机产业化做了厚实的铺垫。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
作者:李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商用汽车事业部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