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期待的斯堪尼亚中国工厂已经做好了准备。
万众期待的斯堪尼亚中国工厂已经做好了准备。
前不久,记者有幸参观了斯堪尼亚如皋工业生产基地,并聆听了斯堪尼亚中国团队的介绍。除了对这样一座现代化工厂所体现出的现代化、专业化以及人性化感到惊叹以外,更了解到了斯堪尼亚对产品和市场的思考,斯堪尼亚正在用实际的行动,改变传统商业模式,与更多用户走在一起。
购车有压力?租车也可以
提起斯堪尼亚,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也许是省油、舒适、可靠、耐用,但一定还有一点——价格高。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话来调侃:这不是它的缺点,而是我的缺点。
作为一个国际高端品牌生产的高端重卡,无论是出于成本考虑还是基于品牌定位,即便是国产后的斯堪尼亚,它的售价对很多普通用户而言依旧是难以下定决心去购买的,尤其是在市场行情低迷的背景下,风险大于收益。
斯堪尼亚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给出了解决方案——以租代购。这个模式听起来并不新奇,那么斯堪尼亚为什么要把这个业务当作重点,用户又能够从中获得什么,通过深度的交流后,我们也许得到了一些答案。
“斯家租车,不止是租车”——这句今年8月8日出现在斯堪尼亚官微的标题,当时被小编当作常规服务升级略过。直到深入接触斯堪尼亚中国团队才惊觉,这竟是酝酿已久的战略棋眼。
众所周知,当前物流行业内卷得厉害,即便是一些规模化的物流车队,其运输合同基本也是以年为单位进行的,这就意味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对于个体司机而言更是如此,购车的成本加上保养维修还有保险等,对自身的资金带来很大的压力。
斯堪尼亚的经营性租赁业务,正是瞄准了以上这些痛点。首先是不用占用大额资金,以前买一辆斯堪尼亚要近百万,现在每个月付租金就行,省下来的钱能投到货源、司机工资这些更关键的地方。其次成本可控,租金是固定的,不会像买车那样突然冒出保养、维修的大额支出,老板们算运营成本也更省心。还有就是可以享受到高端卡车带来的从节油、出勤、服务等各方面的提升,尤其是可靠性这点,对很多用户而言是刚需。
更贴心的是,斯堪尼亚还靠自身优势给租车加了 “buff”。首先是车辆残值高,运营三年的车残值还能有50%,这就意味着随着车辆的使用,租金也会变得更低;其次是斯堪尼亚还开发了专属的APP,用户通过售手机等设备就能实现车辆的管理、状态检查、寻找服务等,使用更方便。
可以看出,经营性租赁可以给用户带来很多的优势,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由谁来执行买车并出租的业务?斯堪尼亚也给出了明确的规划,第一阶段,由部分有能力的大型经销商兼车队用户来持有车辆,一方面可以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车辆的空置情况;第二阶段则是由具有能力的第三方公司持有车辆,斯堪尼亚与经销商作为车辆资产的运营者,来帮助第三方公司控制风险,运营业务。而据了解,斯堪尼亚目前已经与一部分经销商开始了初步的尝试,且取得了有效的进展,并在招募更多的公司加入进来。
当然,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商业模式上的转变要有实际的配套来支撑,而带给斯堪尼亚这样的底气的,就是中国工厂,这句话反过来说也一样。
是中国工厂,更是全球工厂
很多人好奇,斯堪尼亚在全球有工厂,为什么非要在中国建?答案很简单:中国是斯堪尼亚的重要战略市场,想真正扎下根,就得离用户更近。
以前斯堪尼亚的车靠进口,从订车到提车要等7、8个月,甚至一年,不少用户等不及就选了别的品牌。在如皋工业生产基地投产后,这样的情况将彻底改变:交付周期将直接缩短到6-8周,要是急着用车,差不多一个多月就能提车。
而且需要强调的是,斯堪尼亚中国工厂不是专为中国打造的,它从设计到生产采用的是和欧洲工厂一样的标准,生产的产品品质也没差别。
对用户来说,中国工厂带来的好处远不止提车快。斯堪尼亚将底盘车辆的生产线也引入了进来,这样带来的好处是能够满足除物流车辆以外的更多需求,比如做特种运输的用户,以前想要定制化底盘,需要跟国外反复沟通,现在如皋工厂能直接生产特种车底盘,还能根据中国的运输场景调整配置,像冷链、危化品运输需要的特殊需求,也能更快满足。
更重要的是,中国工厂对用户和经销商而言是一颗“定心丸”。以前经销商想帮用户做租车业务,总担心车源不稳定,现在有了本地工厂,车源有保障,经销商也敢放心转型做 “运营伙伴”。
而且据了解,斯堪尼亚也在推进零部件本地化,其在江苏昆山的零部件中心已经扩容到6000平方米,能放7000种零件,同时在西部、北部还加了前置仓,以后修车换零件,不用再等进口,速度更快、成本也可能更低。未来这些本地化的零部件,甚至可能反哺欧洲、巴西的工厂,让全球用户都受益。
产品未至,服务先行
不管是租车还是买车,对用户而言还有一个痛点——售后服务,斯堪尼亚早就想到了这一点,从售后到金融,把服务织成了一张 “保障网”。
先看售后网点,斯堪尼亚计划2025年底把经销商做到40家以上,2026年底突破70家,而且不是只在省会城市设点,还会把区域拆得更细,比如一个省多设几个市级网点,确保用户在150公里范围内就能找到服务站。
金融方面同样“对症下药”。斯堪尼亚有自己的融资租赁公司,能提供零首付、5-8年超长期贷款,还能做 “车挂一体”融资。还款方式也灵活,比如旺季业务忙,想多留点钱周转,就能选前期少还、后期多还的方案;要是跑季节性运输,还能按淡旺季调整还款额。
除了贷款,还有保险保障。要是车出了重大事故全损,能帮忙快速置换新车;要是修车期间没法运营,还有停运补偿——用户不用再担心 “车坏了就断收入”,跑运输更安心。
从建设中国工厂,到推出租车业务,再到完善售后、金融等服务,斯堪尼亚的目标很明确,要从以往单一的产品销售服务,向全方位的运营合作伙伴关系转变,是从 “卖一辆好车” 变成 “给一套好方案”。
对物流行业来说,这也是个好信号:顶级重卡不再是 “少数人的奢侈品”,而是能帮更多用户降本增效的 “工具”。随着如皋工业生产基地投产、服务网点铺开,未来会有更多物流老板用上斯堪尼亚,而斯堪尼亚也能在中国市场扎得更深,真正实现 “和用户一起赚更多钱” 的目标。
卓众商用车
作者:李逍遥
一审:李浩东 / 二审:崔柳青 / 三审:冯锐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商用汽车事业部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