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轮胎”这个词,在汽车行业存在有近20年了,至今仍有人在用,并进入搜索引擎的“百科”词条,甚者还写入正规出版的书中,简直是“误人子弟”!难道,世界上真的存在“真空轮胎”吗?答案是:不存在;在语法上完全是一个病句,而本质上是严重缺乏物理学基本常识的表现。首先看看2个概念,大家就明白了。
真空:
是一种物理现象,是一种不存在任何物质(包括空气)的空间状态。在“真空”中,声音因为没有介质(如空气)而无法传递,但电磁波的传递却不受真空的影响。事实上,“真空”系针对大气而言,当一个特定空间内的部分物质(如空气、液体等)被排出,使其压力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则我们称此“空间”为真空或真空状态,并用真空度(负压力)来描述它的真空状态,这与将空气(或液体)充入一个特定空间内而形成的正压力,恰恰相反。
无内胎轮胎:
它是相对过去多年使用的有内胎轮胎而言的。有内胎轮胎由外胎和内胎组成,内胎具有密封作用并容纳充入的介质(如空气),而外胎没有密封作用、对内胎起到保护作用;无内胎轮胎,则是去掉了内胎,只保留了外胎并由外胎与轮辋一起共同承担原有内胎的储气职能。无内胎轮胎的出现,是轮胎工业的一次重大革命和技术飞跃。20世界90年代末期,国内开始尝试使用无内胎轮胎,那时只有少数人能够接受,并闹出很多用户在买了装备无内胎轮胎的汽车后竟然要求汽车厂换成有内胎轮胎的事情;而此时,即开始有人把“掏空”内胎的无内胎轮胎,称作“真空胎”,这个错犯的还真是很久了。
看完这2个概念,还有谁会说无内胎轮胎可以称作“真空轮胎”呢?即使顾名思义,“真空”即缺少空气或没有空气,这样的“真空轮胎”岂不成了瘪了的撒完气的轮胎?那还怎么可能支撑汽车行走呢?
摘自《商用汽车》杂志2018.12 P104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商用汽车事业部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