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加快推进碳交易市场 助力汽车与交通业落实两个碳目标

加快推进碳交易市场 助力汽车与交通业落实两个碳目标

上传于 2021-01-22 15:29:43 类目:新能源 作者:沈承鹏 来源:电动汽车百人会 阅读量:12305

图片

 图 | 国际论坛现场画面

1月15-17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1)在线上成功召开。1月16日上午,作为本届大会2场高层论坛之一的国际论坛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不仅受到国家环保部、交通部、中石化等中国有关政府部门和企业的重视,更受到国外政府、协会、企业的高度重视:英国驻华大使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欧盟驻华参赞、挪威电动汽车协会、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世界银行、能源基金会、美国加州大学以及宝马、现代、特斯拉、松下都派出代表抵达会议现场或在线上发表演讲。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下的汽车与交通转型,与会者围绕碳达峰、碳中和、零排放的国际目标,汽车与交通产业碳减排的责任和义务,汽车和交通产业的应对计划,中国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和下一步考虑,中、欧、美、日汽车交通行业在这一新背景下的战略与合作等内容展开讨论。与会嘉宾发言热烈,会议时间比原定计划延长近两个小时,40家媒体进行了线上直播,400多万人在线上参会。


尽快实现碳中和已成世界共识

图片

 图 | 白雅婷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

当前,碳达峰与碳中和已成为全球目标。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女士介绍,1990-2019年间,全球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了62%,尽管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导致工业增长放缓,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并没有降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显示,地球的温度在2030年可能达到比前工业化水平高1.5摄氏度的临界阈值。如果继续下去,到本世纪末全球升温可达3-5摄氏度,这一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她要阻止这一趋势的发生,必须要使2030年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0年减少45%。

图片

图 | 蔡团结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

而交通运输行业是全球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源,其电动化是确保地球世代宜居的关键途径。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蔡团结认为,交通运输是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之一,做好碳达峰、碳中和,中国交通运输行业义不容辞,本次论坛在全球视野下探讨这一目标下交通运输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也在发言中指出,当前,我国碳排放总量居全球第一,2018年、2019年增长率分别达到2.3%和1.9%,未来一段时间还将呈增长趋势,所以应大力发展洁净公共交通与零排放车辆,促进交通领域的节能减排。

图片

图 | 芮泽 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

但要实现这一点并不容易。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芮泽指出,目前,交通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在全球范围内仍在继续上升,中国交通行业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超过欧盟,交通行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值的挑战是艰巨的,在此领域中国大有可为。

图片

图 | Joachim Damasky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执行董事发言现场画面 (嘉宾为线上接入)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执行董事Joachim Damasky介绍了欧洲的做法。欧盟委员会发布了《欧洲绿色协议》,目标是在2050年实现气候中和。为此,欧盟委员会在2020年三月发布《欧洲气候法》,要建立法律框架帮助实现2050气候中和目标。该协议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将欧洲排放目标调整到2030年至少降低55%。2021年6月前,欧盟委员会将采取的措施包括:乘用车在2025年排放降低15%,2030年降低37%;商用车排放2025年降低15%,2030年降低31%。

图片

图 | 吴若兰 英国驻华大使

到任不久的英国驻华大使吴若兰说:“国际社会在迈向零碳排放的道路上都制定了坚定的决心,英国也进一步提升了迈向零碳道路交通的雄伟目标。英国今年11月将主办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缔约方大会,探讨绿色转型发展的愿景,并通过发展零碳排放汽车来实现这一重要愿景。”她希望英国能够同中国一道共同发挥领导力作用。


中国有承诺有行动:能源结构调整、碳交易试点以及增加碳汇

去年9月与12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国际上接连做出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承诺:二氧化碳排放争取于2030年达峰、2060年中和;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图片

图 | 李高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

而在去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将“两碳”目标列为2021年八项重点工作之一。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在论坛上发言时表示,碳达峰的目标和碳中和的愿景,既是我们对国际社会做出的庄严承诺,更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目标和方向,是对国家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明确要求。他介绍了近期生态环境部正在做的工作:抓紧制定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的行动方案,并牵头开展2060年前碳中和的战略研究;围绕“十四五”规划提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相衔接的碳强度指标与降低的约束性指标。在具体措施上,加快推进全国碳排放交易权市场的健康运行;加快推动能源结构的低碳转型;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等。

实际上,我国早在2011年就开始了碳排放权交易的试点工作,去年又制订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等文件。孙逢春介绍,目前,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广州、河北、重庆等省市已开展了碳交易试点工作。截至2020年8月,7个试点市场配额交易成交量达到4.06亿吨,约占全国碳排放的0.4%,累计成交92.8亿元,为全球第二大碳交易市场。

图片

图 | 王志轩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

而在能源方面,去年12月国新办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中介绍,在过去十年间,我国一直致力于能源结构调整。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王志轩介绍,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快速增长,目前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已居世界首位,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到总发电量的31.1%,煤电发电量的比重近15年来下降了20个百分点。

图片

图 | 张玉卓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氢能也将在能源结构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玉卓介绍,目前,中石化已经打通氢气制备提纯、储存运输、终端加注的全产业链。在北京、广东、上海等地建成9000公斤/天的高纯氢供应能力,正在布局可再生能源制绿氢项目。42公里“巴陵—长岭”氢气输送管线已平稳运营6年,建成了10座油氢混合加氢站,现在已经有9座正式实现氢能加注,还有一座将很快实现氢能加注。

具体到交通运输行业,蔡团结介绍,计划将从四个方面推动绿色低碳:第一,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实现公众出行的低碳化;第二,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努力实现货运物流的低碳化;第三,加快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实现运输工具的低碳化;第四,加强交通拥堵综合治理,实现路网运行的低碳化。据他介绍,目前,全国已有一百多个城市开展绿色出行创建,引导公众优先选择城市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到2022年力争60%以上创建城市的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以上,绿色出行服务满意率不低于80%;在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城市配送,港口、邮政快递以及机场内部相关装备方面,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据统计,去年年底行业运用规模已超过120万辆,每年减少碳排放约5000万吨。


达成“两碳”目标关键:供应侧低碳化、消费侧电动化

图片

图 | 邹骥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

要如何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描述了中国的碳减排和碳中和路径:从现在开始的“十四五”期间,中国的碳排放将进入平台期,排放还会有小幅上升,但很缓慢;在2025年前后走向达峰期,不同行业有不同的峰值时间,其中工业最早,交通运输业大概延续到“十五五”期间即2026年—2030年达峰。

邹骥认为,我国实现碳达峰到碳减排关键有二:第一,电力系统实现深度低碳化,高比例的非化石能源,将来一次能源都转化成绿色的、低碳的电力;第二,终端用户全面实现电动化,用的都是绿电,到这时候整个能源系统、整个社会的碳排放就会全面走向碳中和。他指出,碳达峰以后排放量能不能降下来是个巨大挑战,这个挑战重要的决定因素就是交通运输的减排,其中汽车行业又是关键。

能源基金会将汽车行业的碳减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碳达峰阶段,汽车行业的重点工作是不断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标准;第二阶段是达峰之后碳排放向下走的阶段,电动汽车要全面挑大梁。邹骥表示,关于2030年今天预测的电动汽车保有量都将是保守的,这十年汽车行业将发生革命性的变革。

图片

图 | 傅维恩 欧盟驻华代表团能源与气候行动参赞

欧盟驻华代表团能源与气候行动参赞傅维恩先生同样认为,交通运输行业在欧盟的脱碳化过程中将起到重要作用,为实现2050碳中和目标,交通运输行业需要到2050年减少90%的碳排放,届时,至少有3000万辆零碳排放汽车行驶在欧洲道路上。为了增加零碳排放汽车渗透率,也会大力支持基础设施的建设,预计到2030年建设300万个充电桩。


交通行业碳达峰:实行碳交易是一种重要手段

纵观国际社会的零碳排放之路,实行碳交易是一种重要手段。

图片

图 | 孙逢春 中国工程院院士发言现场画面(嘉宾为线上接入)

孙逢春认为,鼓励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主要有三种:一是针对二氧化碳排放征收的碳税;二是针对温室气体减排采用的碳交易;三是双积分,要求汽车企业所有车型的平均燃料消耗必须达到的节能标准。据他介绍,汽车碳税的特点是价格导向,管理方式简单易行,监管成本低,企业减排的成本固定容易计算,改变各方行为能力强;而碳交易是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进行排放权的交易,能通过市场化机制促使企业自发进行减排,低成本、高质量完成排放目标。目前,我国目前尚未实施碳税主要考虑到当前经济发展现状、计税制度、核算基础等客观条件还不太成熟,应用碳交易市场机制控制行业减排是大势所趋。我国政府独创的双积分政策在2020年交易活跃、价格上涨,已经开始发挥积极的作用。

具体到道路交通的碳交易,孙逢春认为,由于新能源汽车运行国家大数据平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建议先行试点建立新能源汽车碳交易技术体系,包括碳排税、碳奖励、碳抵销(双积分)、碳排放交易与积分交易等四项内容。未来,新能源汽车从实施产品补贴过渡到碳交易与碳奖励,是支持和促进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健康和快速发展的必要政策。(沈承鹏)

+ 收藏 目前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