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赵福全:动力总成在某一阶段呈多元化发展,但电动化已经越来越成熟

赵福全:动力总成在某一阶段呈多元化发展,但电动化已经越来越成熟

上传于 2022-08-08 11:37:45 类目:综合 来源:第十四届国际汽车变速器及驱动技术研讨会(TMC2022)组委会 阅读量:5993

第十四届国际汽车变速器及驱动技术研讨会(TMC2022)于2022年8月8日在青岛盛大开幕!本届会议为期两天,围绕“双碳”战略目标,在继续深化混动技术研讨的同时,向电驱动系统纵深发展,包括电驱动总成、驱动电机、电力电子及关键零部件,并聚焦高速化、高压化、高集成化、智能化等关键技术,同时特别增设商用车动力系统论坛与车规级SiC功率模块论坛,共有80余场行业领袖、企业高层及专家的演讲,3场热点问题的高层互动论坛,约100家公司展示前沿技术及产品服务,1400多位专业人士参加会议和参观展览,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超过20万。

以下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特别顾问、会士、FISITA终身名誉主席、清华大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赵福全院长做的开篇报告。

赵福全.png

赵福全:尊敬的春生处长、陈秘书长、莲芳秘书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早上好。

刚才几位领导都是大领导致辞,我是干活的,今天实际上受主办方的邀请,希望我能够讲讲汽车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所以我今天的主题叫“汽车产业变革与动力系统的转型升级”。这个话题很大,应该说现在汽车很热,受关注度也非常高,原来的汽车产业已经变成了一个立体生态网状的产业,用我几年前说的话,“汽车产业是听起来热,看起来乱,做起来难”。应该说,大家都知道大的方向,但是具体怎么做,操盘起来也有很多挑战,所以我今天利用这点时间,因为这个话题很大,可以讲两天,而我就利用20分钟的时间,谈一谈我的想法。

首先,为什么汽车产业会这么热?现在所有的人都在参与汽车产业的发展,你综观人类社会发展可以看到人类社会无论是能源、交通还是通讯手段发生变革的时候,任何之一发生变革,都会带来人类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现在,人类社会无论是能源,还是交通,还是通讯,在这个时点上实现了一个历史的交汇,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三个同时发生变化的时候,整个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着一场巨变。

能源,我们要告别有人类以来赖以生存的碳基燃料,要拥抱可再生能源,就是碳,有零碳的这种要求。同时的话,信息产业,不用说了,万物互联带来了人类社会所有的资源都要通过连接数据打通,实现彼此之间的交互,最终实现整个社会之间的变革。这三个东西现在同时作用在一个产业上,那么就是汽车产业。所以汽车产业是正在经历着人类社会三个主要变革的交汇时候的一个最大的载体,它是个抓手,也是一个平台。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汽车产业由原来简单的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中间整车厂这样一个链状的产业正在变成能源产业、城市建设、交通道路、信息产业都参与的全新产业。所以有人管它叫全新的生态,也有人管它叫新企业,也有人管它叫新能源汽车,也有人管它叫智能网联汽车,我更倾向于叫它新汽车。新能源汽车只是动力的改变,智能网联汽车也只是智慧程度的改变,但是新汽车是汽车将来无论是在能力上、概念上、产业分工上,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系统性改变。原来造好车就够了,汽车是孤岛未来,还要用好车,造车和用车完全是两回事,造车的2B实际是供应上,造车的2C是用户,但是用车的2B是谁呢?是跟整个汽车使用相关的基础设施,它的2C实际上是用户,并不一定是客户。

同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未来的话,要真正改变人的所谓移动,实际上是物的移动,出行是人的出行,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有人流、物流,还要和能源流打通。因为未来简单进入到一个小区的时代,所谓固定性规模性的功能已经结束了,未来我们要有微能源、微电网,在这种情况下,人流、物流、能源流组合,才能让整个交通流畅通,最终实现是价值流的再分配。

在这里面的价值流里面,核心的人流、物流、能源流还有价值流最大的耦合的东西是什么呢?实际上是信息流。所以如果看人类社会走到今天,为什么过去的30、40年发生巨变,实际大家就知道是互联网,而互联网一开始是一种基于PC的互联网,并没有带来巨大的改变,而最大的改变是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最大的载体生态是什么呢?实际上是手机。按照这种去类推,现在人类社会进入了物联网时代,也有人管它叫产业物联网,我认为最佳的描述方式还应该叫万物互联,万物互联是人与人之间照样联。所以有人说人类已经进入了新的万物互联的时代,互联网不重要了,不是互联网不重要了,是互联网不充分了。所以人与人之间要联网,物与物之间也要联网,人与物之间也要联网,所以这叫万物互联。

万物互联,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就会发现简单的互联网,所谓的家居、工厂的设备,还是一个物联网。真正的移动物联网,如果按照互联网时代的推算,才能改变这个世界,而移动物联网一定是移动的物,这个物是什么呢?一定就是汽车。所以汽车将会成为人类社会进入万物互联时代打通城市里所有固定节点唯一的一个移动节点,一定要听懂这些定语。所以,汽车将为整个社会带来的改变已经不能简单从代步工具来看了,要从人流、物流、能源流、价值流,通过信息流来耦合,实现整个人类社会翻天覆地的改变。如果说互联网带给了人类社会今天,那么物联网、移动物联网带给我们美好的明天,汽车,将会是最大的载体,也是最大的母生态。这个母生态的概念不是我提出的,是原来百度的总裁陆奇提出来的,他从互联网的角度、手机和物联网的角度,就是汽车这个角度来认识。所以万物互联的时代再看汽车,我觉得已经从原来我们理解的代步工具来看了。

从这儿看,所以我的基本判断,我们要从人类社会汽车产业进入新汽车时代来看,这个新汽车是什么呢?它不是简单动力的改变,也不是简单的聪明程度的改变,它是一种新物种,要用全新的概念带来全新的能力,实现全新的用途,建立全新的汽车产业体系,也实现全新的社会分工。同时的话,由于人流、物流、能源流、价值流通过信息流的耦合,也会带来全新的商业模式。

所以,因为这一点,原来造汽车的这些企业,只做硬件的,它的能力不够了,我们还要拥抱所谓的信息产业,就是ICT产业,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ICT产业有很多东西是传统汽车产业不具备的。也有很多老总跟我说,我们是不是可以拥有这种能力呢?我认为可以拥有一部分,但是不能拥有全部,为什么这样讲呢?实际上,进入新汽车时代,硬件照样重要,只有硬件不够,软件变得更充分,而这些很多技术是硬件企业没有办法完全拥有的,如果你要完全拥有,丰田就会变成华为。如果作为ICT的企业如果全部造硬件,它也变成了丰田,如果丰田+华为除以2,可能就等于鸡肋了。所以我认为未来万物互联的时候,所有的资源之间要连接,要协同,但是更要专业化分工。在这里面找准自己的定位,我在这个立体生态里面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去哪儿,凭什么能去哪儿,所以这是要问的。

所以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一点,所有就拥有了太多的造车新势力带来的新能力,还有很多基于ICT能力的很多企业进入汽车产业,所以汽车产业正在形成一个边界模糊的全新产业。也是因为这一点,各个地方都在进入汽车行业,大家觉得像炒股一样跟风,不是这样的,因为万物互联,汽车将成为一个最大的母生态,每个人都要在这个生态里面生存,寻找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的商机,建立自己的能力,然后拥有美好的明天,这是非常重要的。在这种情况下,既要有硬件,也要有软件的ICT企业,只这个够吗?不够,还要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整个生态建立的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基础设施的提供者,这就是地方政府的力量。

所以在几年前,我就提出来为了拥抱万物互联的汽车产业,我提出了1+1+1的模型,第一个“1”就是做好硬件的传统汽车产业;第二个“1”就是拥有强大ICT技术的ICT企业;第三个“1”就是拥有生态、游戏规则制定、基础设施提供的地方政府这个巨大的作用。所以从这个角度大家看,我们看未来的新汽车、新物种,简单从传统企业的进步,或者是从简单的技术进步、产品革新,我认为就漏了,一定要用跨越式的思维看到一个未来全新的万物互联的新世界,在这里面,人要出行,物要移动,还要有能源的供给,最终要产生价值。

所以,我个人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未来人类社会简单的就是传统的造车企业远远不够了,而中国作为一个巨大的市场,ICT技术又有强大的基础,消费者有对万物互联技术极大的追捧,资本又很活跃的国家,我认为新汽车是一个有最好沃土的国家。所以我认为中国未来抓住万物互联带来的新汽车产业的机会,应该说是机会难得,所以我说这也是一种国运,运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抓不到这个机会,我认为是很遗憾的一件事情。

好,在这里面,我们就看新汽车到底有哪些核心的要素呢?赵老师讲了这么多,我认为首先,新汽车万物互联是手段,实际流通的是数据,所以数据是基础,数据要进行深度的加工,产生智能,让同样的硬件更好服务人类。所以,智能是核心,而数据的流通,产生数据的资源是方方面面的,既有硬件,又有软件,更有社会所有参与的要素,这里面就是一个生态,生态是新汽车最重要的资源,但是生态参与方,彼此之间的这种商业关系,所谓新的生产关系就是商业模式,是关键。

在这里面,我们可以看,传统的汽车实际是硬件,既是必要,也是充分,但是到了万物互联的新汽车时代,汽车的硬件是必要条件,软件是充分条件,新汽车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它是带有生命的,是可以进化的,所以这点是和原来的传统汽车产业是完全不同的,靠什么进化呢?靠数据,靠数据深度加工的AI,让你不断自我超越,实现越用越好,常用常新。什么是越用越好呢?实际是同一个驾驶员买了同一台车,他个人大数据的深度加工,它更懂你,叫越用越好。常用常新,是根据所有消费群体使用的大数据深度加工,让车不断进化而实现的OTA的升级。所以这两个是完全不同的。

因为这一点,未来的汽车将会从简单的功能+性能,最终实现消费者的个性化体验。功能是什么?我有空调,能制冷,性能是什么呢?我能够更快更好的制冷。但是体验是什么?不仅仅是能制冷,还能够根据年龄特点,能够让你更舒服的制冷,这种就叫体验,体验是什么?体验是消费者主观的感觉,你喜欢的东西我不一定喜欢,青岛啤酒多好,但是不能喝,因为痛风,所以这就叫体验。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一定要知道,要是想让消费者的体验能够有效个性化落地,第一,能够代表消费者使用过程中所有体验的最重要的就是数据,而涉及到消费者所有周边的各种要素的东西都是消费者体验最重要的支撑,那么就是所谓的生态资源,他的生态资源都是通过数据和消费者互动的。

在这个过程中,数据是核心的,产生数据靠的是传感器,加工数据靠的是软件,利用好数据也是软件,所以软件是手段,数据是基础,生态是未来新汽车的资源。过去简单的靠垂直硬件整合的汽车已经OUT了,我们在座各位都是搞传统的,都是硬件出来的,但是今天一定要记住,没有软件,我认为这个硬件没有数据,将来它是没有战斗力的。所以大家也都知道,赵老师比较在行业有名的一句话,只有硬件那是行尸走肉,只有软件是孤魂野鬼,只有硬件和软件组合,才能实现灵魂的升华。

对于未来,新汽车到底怎么演进呢?我的基本判断是眼前的阶段实际是电动化,进入下一个阶段就是智能化,最终实现的是生态化。所以大家也都听说一句话,前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这句话听起来也对,但是也不完全准确,作为清华较真的教授,这句话是不合格的。第一,电动化是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也在做智能化,是电动化+电动化。进入第二个阶段是智能化为主,但是电动化是基础,没有电动化支撑的智能化,那可能就是孤魂野鬼。但是,只有电动化,没有智能化,它就是行尸走肉,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最终要实现的是生态化发展。生态化发展是什么呢?实际上既要做好电动,更要做好智能,在这种情况下,它是人类社会汽车发展的一种终极目标。

3.0阶段的生态化,它就绝对不是简单的我把电动车电池做好,也不是多做几个AI,采点大数据,有点传感器,实际它会实现全新的产业分工、运营模式、开发模式,它是基于数据,也是基于场景的,更是生态支撑的。因为数据、场景、生态都是区域性的,所以,未来的汽车发展更像地方的两边,而汽车产业是个全球化的产业,就带来了国际化的企业最大的挑战,什么挑战呢?那就是如何能够通过区域化特色实现全球化的竞争,是所有国际化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我也提出来,未来的国际化企业必须要努力做好新的本土化,什么叫新的本土化?原来的本土化是零件的本土化,解决物流的问题,成本的问题,供货时间的问题,未来的新本土化是要解决生产的问题以外其他的包括基于数据的研发,基于数据的客户服务,这对于国际化的企业,挑战之大,超乎想象。甚至有一天在青岛开的车和在烟台开的车不一样,因为它是根据青岛这儿的人训练出来的AI,根据青岛支撑的汽车产业的生态,这就是未来发展,你不相信,那是你的问题,实际人最悲哀的是认知不到的问题,这就是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问题。

那么好,既然这样,那汽车产业的新生态是什么样呢?生态建设实际就变得绝对核心,我首先讲讲汽车生态建设是未来绝对的重中之重,这是我想给春生处长讲的,因为他代表中国,他只有把中国的大生态建设好了,我们在那里面遨游畅想。

什么是生态呢?生态是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的参与方,在特定的环境下构成的统一整体,其中各方一定要遵守游戏规则,那是你制定的,也包括很多自然规律,那不是你制定的,而进行的流量要素的交换,彼此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的平衡动态。这里面有很多要素,生态,我们每个人都在讲生态,我们是不是真的清楚了这个定义呢?如果你不清楚,你怎么又能把生态建好呢?你怎么又在生态里找准你的定位呢?大家可以看生态的参与者,既有生产者也有消费者也有分解者,流通的要素是什么?自然界就是生态,它流通的是物质和能量,产业生产要素,那就有硬件和软件,有材料,更有数据,生态也是有它的环境的。

我就再花几分钟讲讲动力的事,讲讲动力系统的转型。首先应该说新汽车眼前的载体叫做智能电动汽车,智能新能源汽车,智能新能源汽车叫做SEV,我认为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也带来了科技平权,就是由于硬件的投入,更多可以满足我们大量的普通消费者智能化的需求,所以叫科技平权。昨天晚上跟春生处长聊天,他说这个好,应该是更满足了共同富裕的理念。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特斯拉的Model S和Model 3很多东西都是很接近的,因为软件一次性投入,后面可以边际为零的不断产销,实际可以以更低的成本满足更好的性能和功能,以及包括体验。

第三个,它会重塑品牌,重塑商业模式。今天,电动汽车卖得好的首先必要条件是满足了一个优秀的动力总成和电力系统,同时它有更强大的智能功能来赋能。所以,没有一款电动车实际不靠智能就把电动车卖得好,市面上卖得好的就是因为这个,特斯拉电动比我们好很多吗?但却是它的智能一定确实有竞争力,所以一定是SEV。

在硬件做好的情况下,未来会成为OEM的核心竞争力,比如说刚才春生处长的致辞也谈到,我们多合一的电驱动技术,尤其未来电池、地盘、车身三位一体全新设计的全新汽车的动力系统,都会成为最重要的发展方向,那么充分条件就是智能。

而大家开过电动车的,凡是讨厌电动车,不认可电动车的都是没有开过电动车的,开过电动车之后,就会发现它的加速性,包括大空间,智能进化的速度,是我们很多传统消费者没有办法理解的。我们原来的传统车,NVH,第一个就没有办法解决。第二个,同样的尺寸留给了发动机舱,空间就非常小。加速性,0到百公里那是豪华车的特权,但是现在我们就是3万块钱的电动车,无论在加速性,还是NVH,还是空间上,都有了革命性的体验,这就叫科技平权,这就是全新的体验,就会诞生全新的品牌。

动力系统,时间的关系,就简单说几句,我认为动力系统基本上是未来产品的销量在轿车上的主要增量是来自于电动车。插电、混合动力,包括增程,都是很好的过渡性产品,但是他们最大的挑战取决于整车,取决于工信部对于未来电动汽车发展总体大战略的布局、时间点、节奏。基本上,我的判断是纯内燃机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为什么这样讲呢?首先“双碳”,尤其碳中和就决定了应用碳基原料的这种动力总成没有未来。所以内燃机低碳可行,但是要完全做到零碳,有很大的挑战,当然有很多人说氢气发动机,这个就不在这儿争论了,因为有很多未知,时间关系,我不展开了。但是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车企明显在纯内燃机上的投入在减少。

第二,产业政策。国家对于纯电的决心是不需要质疑的,毋庸置疑,这段时间,由于救市的原因,也导入了传统内燃机,也有购置税减免的政策,很多人说是不是风向标变了?我的解读是“不是的”,我们坚定要推动纯电动的政策,而内燃机在充电基础设施不充分、使用环境还有挑战的地方,我认为还有很大的机会,但是也不是纯内燃机,一定是插电、增程,至少是混合动力。基本上中小型的产品,纯电动,基本上是大势所趋,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就是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快速导入所谓“双碳”。的管理规定,这就决定了我们动力总成在不同选择之间切换的速度。另外一个,原材料的涨价,包括产能快速的需求,也会对于电动车一段时间的导入带来一些波澜,但是总体来说,我认为这不是会影响电动车快速导入的核心原因。

对于内燃机、混合动力影响最大的我认为就是友好法规,尤其是单车的友好限值,现在没有变,单车的友好限值一旦加大,实际上对于内燃机的淘汰速度会更快,对于混合动力的导入速度也会加快。现在很多企业实际压力不大,并不是传统内燃机、混合动力改善的速度不快,核心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我们电动车的销量增加了,综合友好,甚至积分互相抵消带来的开发压力的减小。

结论:我个人认为,现在人类社会所有的技术都会归一为两个,一个是碳中和,一个是万物互联,所有我们的改变都来自于这两个。我的基本判断,低碳是未来产业、技术、产品发展的约束力,也是竞争力,所以电动化是基础,不用讨论,它会体现在产品、技术、体系、品牌上,如果你不建立一个低碳运营的企业,你没有竞争力。

第二,智能是核心竞争力,万物互联是手段,连接的目的是流通数据,数据的深度加工使整个社会进入高阶智能时代,智商会从180变成250,当然也会变成280,在这种情况下,数字化、数据化、智能化是发展的大趋势。因为万物互联,任何一个企业,任何一个个人,简单的单打独斗,没有未来,他必须要协同作战,是发展的主旋律,生态建设就变得至关重要。没有一个人,也没有一个企业,能拥有全部的生态,生态是国家拥有的,而最大的生态的地主是地方政府,大家一定要知道,这里面既有硬件,也有软件,更有交通环境,更有能源布局,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是我们国家未来进入下一个阶段的最大竞争力,体系竞争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动力总成一段时间是多元化发展,但是电动化已经越来越成熟,网联化将会成为所有企业,在座所有搞硬件的,如果你不能让你的硬件联网,不能产生数据,数据不能优化你的硬件,你卖的就是行尸走肉。搞软件的,但是你只搞软件,那就是孤魂野鬼,所以这两者是缺一不可。变革的步伐更在加快,第二条曲线竞争根本就不是你认不认识的问题,是你有没有这个认知的问题,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希望我们在座的各位能够抓住这种机会,和我们的民族一起腾飞。

好,谢谢大家。

(根据大会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 收藏 目前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