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宏观经济保持稳步增长,政策持续利好驱动供给,同时,在基建投资增速回升、国3汽车淘汰、新能源物流车快速发展等利好因素促进下,中国商用车行业发展总体平稳。与同期乘用车市场持续低迷相比,产销表现也好于乘用车。但随着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前期支撑商用车销量增长的政策因素减弱,基建、房地产投资增速有所回落,导致商用车市场也一度出现了负增长。9月后在国家一系列“六稳”政策激励逐步深入实施,特别是基建投资的稳步回升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商用车市场再度恢复增长。不过,总体来看,尽管产销表现好于乘用车,但商用车市场也面临调整的压力。
2019年,商用车产销分别达到436万辆和432.4万辆,产量同比增长1.9%,销量下降1.1%。从商用车月度销售情况来看,1月销量同比小幅下降,2-4月呈一定增长,5月和6月同比降幅较明显,7月后降幅逐步收窄,9月后再度呈现增长,总体来看,四季度市场表现好于全年。
从商用车按燃料类型细分品种销售情况来看,天然气车表现较为突出,结束上年下降呈快速增长,共销售8.8万辆,同比增长38.2%。占比最大的柴油汽车依然下降,共销售283.5万辆,同比下降5.4%,降幅比上年有所扩大;汽油车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有所回落,共销售125.8万辆,同比增长12.2%,增速比上年回落17.2个百分点。纯电动商用车表现不佳,结束了上年增长势头,呈快速下降,共销售13.4万辆,同比下降25.6%。
商用车销量排名前十家企业依次为:东风公司、北汽福田、上汽通用五菱、中国一汽、中国重汽、江淮股份、江铃股份、长安汽车陕汽集团和长城汽车,分别销售57.1万辆、52.7万辆、41.8万辆、35.1万辆、29.6万辆、25.3万辆、23.7万辆、22.3万辆、18.7万辆和14.9万辆。与上年相比,江铃股份销量呈较快下降,中国重汽、长安汽车和江淮股份降幅略低,其他六家企业均呈小幅增长。2019年,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321.2万辆,占商用车销售总量的74.3%。
近年来,在排放标准升级、管理法规趋严等因素影响下,商用车市场也逐步进入转型升级期,先进技术不断涌入商用车行业,一些智能网联技术也在商用车上陆续得到应用,驱动商用车技术快速迭代升级。当然,至关重要的还是这些先进技术能尽快在车辆运输中对终端用户真正发挥出实用性价值,为用户服务。唯有如此,才是商用车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
货车销量略有下降,半挂牵引车表现依然出色
2019年,货车产销形势也总体保持平稳,分别达到388.8万辆和385万辆,产量同比增长2.6%,销量下降0.9%。从月度货车销量情况来看,1月同比微降,2-4月均呈一定增长,但自从5月21日央视曝光“大吨小标”问题以来,货车行业加快了产品治理和整顿,5月后销量同比呈现下降趋势,9月后同比恢复增长,主要原因是随着大吨小标事件对自卸车、轻卡市场的影响逐渐退却,同时,在冬季取暖需求的带动下,煤炭、天然气运输量增加较快,牵引车增长势头迅猛,国三车置换对货车市场的影响依然在延续,双11、双12快递单量飞速增长,年底基建投资的回升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货车销量的增长。总体来看,四季度销售形势呈一定回暖。
在货车主要品种中,重型货车产销再超百万,分别达到119.3万辆和117.4万辆,同比增长7.3%和2.3%;中型货车依然呈较快下降,产销分别达到14.5万辆和13.9万辆,同比下降16.2%和21.4%;轻型和微型货车产销表现均不如同期,与上年相比,产量增速明显减缓,销量结束增长,呈一定下降。其中轻型货车产销分别达到190.2万辆和188.3万辆,产量同比增长1.3%,销量下降0.6%;微型货车产销64.8万辆和65.3万辆,产量同比增长3.2%,销量下降1.8%。
受基建投资恢复刺激,半挂牵引车结束上年下降趋势,呈现增长,尽管增速在5月后有所回落,但全年保持了15%以上的较快增长势头。2019年,半挂牵引车产销分别为58.1万辆和56.5万辆,同比增长23.6%和16.9%,占货车产销总量的14.9%和14.7%,比上年提升2.5个百分点和2.3个百分点。此外,货车非完整车辆(货车底盘)产销也呈一定增长,表现好于整车。2019年,货车非完整车辆产销58.2万辆和56.5万辆,同比增长10.7%和6.3%,与上年相比,产量增速略有提升,销量有所回落。
总体来看,货车行业骨干企业依旧保持较高市场占有率。其中,重型货车、中型货车和微型货车销量排名前十企业占比均保持在90%以上。
2019年,销量排名前十位的重型货车生产企业分别是:中国一汽、东风公司、中国重汽、陕汽集团、北汽福田、上汽依维柯红岩、江淮股份、成都大运、徐州徐工和安徽华菱。分别销售27.5万辆、24.1万辆、19.1万辆、17.7万辆、8.6万辆、5.8万辆、3.8万辆、3.2万辆、2.1万辆和2.0万辆。与上年相比,北汽福田销量降幅较为明显,江淮股份和安徽华菱降幅略低,其他企业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徐州徐工和东风公司增速更快。2019年,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113.9万辆,占重型货车销售总量的97.0%。
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中型货车生产企业分别是:北汽福田、成都大运、东风公司、庆铃汽车、唐骏欧铃、江淮股份、中国一汽、中国重汽浙江飞碟和陕汽集团。分别销售3.4万辆、2.3万辆、2.1万辆、1.2万辆、1.1万辆、1.万辆、0.9万辆、0.9万辆、0.3万辆和0.2万辆。与上年相比,北汽福田、中国一汽和陕汽集团销量增长明显,成都大运略增,其他企业均呈下降,浙江飞碟和中国重汽降幅居前。2019年,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13.5万辆,占中型货车销售总量的96.5%。
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轻型货车生产企业分别是:北汽福田、东风公司、江淮股份、江铃股份、长安汽车、长城汽车、中国重汽、中国一汽、金杯汽车和保定长安。分别销售36.5万辆、19.5万辆、19.3万辆、15.5万辆、154万辆、14.9万辆、9.5万辆、6.6万辆、5.7万辆和5.6万辆。与上年相比,江铃股份、长安汽车和中国重汽销量有所下降,其他七家企业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东风公司和保定长安增速更明显。2019年,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148.5万辆,占轻型货车销售总量的78.9%。
销量排名前十位的微型货车生产企业分别是:上汽通用五菱、东风公司、长安汽车、奇瑞汽车、山东凯马、金杯汽车、北汽福田、江西昌河、唐骏欧铃和北汽银翔。分别销售41.8万辆、8.3万辆、5.3万辆、5.3万辆、25万辆、0.6万辆、0.5万辆、0.4万辆、0.2万辆和0.2万辆。与上年相比,山东凯马和北汽银翔销量呈快速增长,上汽通用五菱增速略低,江西昌河与上年持平,其他六家企业均呈下降,其中唐骏欧铃和长安汽车降幅更为显著。2019年,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65.1万辆,占微型货车销售总量的99.6%。
今后,国家基建投资力度的加大,以及车辆更新淘汰、治超等政策的落地是货车增长的主要因素。因此随着各地国三柴油车淘汰更新、国道短途超载重卡治理,叠加按轴收费新政带来的产品结构变化,都将继续推动200年重型货车销量的提升。此外,以治理“大吨小标”车型、平板自卸半挂车为契机,更多的违规车型将退出历史舞台,将为货车销量增长腾出更多的市场空间。物流业的发展也将间接推动轻型货车的需求升级,特别是随着我国运输结构的调整,城配物流将获得较大发展空间。
在汽车行业“新四化”趋势和车市逐渐下行的当下,货车生产企业也开始重视产品的性能改进和技术开发。随着货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车辆的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也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重视,特别是在车辆燃油性、动力性与经济性等方面货车产品将有较大的改进和提升空间,未来的货车产品性能也会在追求卓越上进一步做文章。
客车产销降幅有所收窄
尽管面临较大的困难,客车行业产销形势总体未出现明显波动,且降幅比上年有所收窄。2019年,客车(含客车非完整车辆)产销分别为47.2万辆和47.4万辆,同比下降3.5%和2.2%,降幅比上年收窄3.5个百分点和58个百分点。在客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相比,大型客车产销降幅均呈明显收窄,分别达到7.4万辆和7.5万辆,同比下降5.4%和2.8%,降幅比上年收窄10.8个百分点和15.4个百分点;轻型客车产销降幅均低于全行业,分别达到33.2万辆和33.3万辆,同比下降1.3%和0.6%;中型客车产销降幅依然明显,分别达到6.6万辆和6.7万辆,同比下降11.4%和9.1%。
从按燃料细分品种客车市场表现来看,汽油客车结束上年下降,呈较快增长,柴油和天然气客车均呈下降;在新能源客车品种中除燃料电池客车外,纯电动客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销量依然延续了上年下降趋势。此外,在统计的客车分米段细分市场中,9米<车长≤10米和车长和大于12米两大系列品种销量均呈增长,其他系列品种呈不同程度下降,其中6米<车长≤7米和7米<车长≤8米两大系列降幅更为明显。
从月度客车销量同比增长情况来看,2月、3月、11月同比略有增长,7月市场需求有所放大,同比呈现出快速增长势头,其他各月均呈不同程度下降,其中5月降幅最为明显。
2019年,大型客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生产企业依次为:郑州宇通、苏州金龙、金龙联合、中通客车、中车时代、厦门金旅、比亚迪股份、北汽福田、扬州亚星和珠海广通,分别销售2.4万辆、0.6万辆、0.5万辆、0.5万辆、0.5万辆、0.4万辆、0.4万辆、0.4万辆、0.3万辆和0.2万辆。与上年相比,比亚迪股份、金龙联合和厦门金旅销量呈较快下降,郑州宇通降幅略低,珠海广通与上年持平,其他企业均呈增长,其中北汽福田增速最为显著。2019年,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6.4万辆,占大型客车销售总量的85.6%。
中型客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生产企业依次为:郑州宇通、东风公司、中通客车、苏州金龙、金龙联合、一汽丰田、厦门金旅、中车时代、比亚迪股份和江淮股份,分别销售2.6万辆、0.7万辆、0.5万辆、0.3万辆、0.3万辆、0.3万辆、0.3万辆、0.2万辆、0.2万辆和0.2万辆。与上年相比,中通客车和中车时代销量呈较快增长,东风公司增速略低,郑州宇通微降,其他六家企业降幅均较为明显。2019年,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5.5万辆,占中型客车销售总量的82.2%。
轻型客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生产企业依次为:江铃股份、上汽大通、保定长安、北汽福田、南京依维柯、东风公司、金龙联合、长安汽车、金杯汽车和厦门金旅,分别销售8.0万辆、3.2万辆、3.2万辆、3.2万辆、2.6万辆、2.5万辆、1.8万辆、1.6万辆、1.6万辆和1.2万辆。与上年相比,保定长安销量增速最为明显,上汽大通和厦门金旅小幅增长,长安汽车与上年持平,其他企业均呈下降,其中金杯汽车和南京依维柯下降更快。2019年,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29万辆,占轻型客车销售总量的87.3%。
近年来,高铁、私家车、共享出行等多元化交通方式的发展对客车的长期影响仍然在持续。预计短期内,客车市场仍难以明显回暖,客车企业要做好应对市场长期变化的准备。不过,城市公交车仍然是未来一段时间客车市场的主力军,在当前打赢蓝天保卫战的要求下,纯电动客车和清洁能源客车的市场份额将会呈现增长态势。
皮卡车产销有所下降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的皮卡车企业数据显示,2019年,皮卡车产销分别完成45.6万辆和45.2万辆,同比下降4.0%和4.7%。从月度皮卡车销量情况来看,1月销量同比有所下降,2-4月均呈增长,5月后各月销量同比再次呈现下降趋势,但四季度降幅有所收窄。
分燃料类型情况看,汽油车同比呈现快速增长,产销分别完成12.9万辆和12.8万辆,同比增长21.6%和18.4%;柴油车产销分别完成32.6万辆和32.4万辆,同比下降均为11.7%
皮卡车销量排名前十家的生产企业依次为:长城汽车、江铃股份、郑州日产、江西五十铃、上汽大通、江西大乘、河北中兴、江淮股份、丹东黄海和北汽福田,分别销售14.9万辆、5.9万辆、4.6万辆、3.1万辆、2.6万辆、2.6万辆、2.4万辆、2.1万辆、1.9万辆和1.6万辆。与上年相比,江西大乘和上汽大通销量增长较快,长城汽车增速略低,其他七家企业均呈下降,其中丹东黄海、河北中兴和江铃股份降幅更为明显。2019年,十家企业销量合计41.8万辆,占皮卡销售总量的92.5%,行业集中度维持较高水平。
近两年,皮卡车市场虽然受到外部政策环境刺激,销量呈一定增长,但5月后销量受国6汽车断档影响同比持续负增长,三季度累计销售9.1万辆,比一、二季度分别减少2.3万辆和2.4万辆。四季度随着国6新车逐渐上市,市场形势略有好转,但仍低于上年。
预计今后随着国内试点地区稳妥有序推进同时作为一款宜商、宜家以及个性化较强的产品,皮卡车在城镇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仍具有独特的优势,相信只要相关利好政策还能继续推出,以及新车型的不断上市,皮卡车需求仍然有望回归正增长。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商用汽车事业部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