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行业深度报告|中汽协发布2018中国汽车零部件业发展概况

行业深度报告|中汽协发布2018中国汽车零部件业发展概况

上传于 2018-09-27 15:46:49 类目:零部件 作者:商用汽车网 编辑:商用汽车网 阅读量:9802

2018年9月19日,2018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年会暨高峰论坛在陕西宝鸡召开。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做了年会主题报告——《新时代 新格局 新策略——助力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目前中国汽车行业供给侧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和更新步伐持续加快、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将面对更大挑战及更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的形势下,如何应对这些变化、挑战和机遇?师建华在报告中从几个方面做了阐述和回应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


改革开放40年来汽车工业成绩显著,但产业生态圈亟待重塑

师建华在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汽车产业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汽车相关产业的税收占比,从业人员的就业占比,汽车销售额占全国零售商品总额等数据连续多年超过了10%。中国品牌汽车与合资品牌汽车共同发展,国有企业合资、民营、外资共生共存,产业链协同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种类齐全,配套完整的中国汽车产业的产业体系。

报告同时提到,汽车行业还有很多瓶颈和短板需要解决,包括关键核心技术掌握不足,创新能力还相对滞后,节能减排的问题比较突出,企业面临战略转型升级。

从呈现的趋势来看,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汽车市场的引领,产业生态需要重塑。

首先是产业技术变革影响深远,汽车生态体系面临深刻调整。“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引发了汽车产业的技术变革,对汽车零部件的技术发展影响深远,同时也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第二是产业核心要素重构,将催生新的业态和出色的企业。技术上,关键核心技术已经从整车延伸到关键子系统和零部件;服务上,企业从产品提供者演变为产品+服务+出行方案提供者;价值上,核心价值点将由整车向关键系统、部件以及上下游转移。

第三是消费升级和竞争格局的变化。汽车消费正向情感体验消费方向升级,竞争格局将由传统模式向生态圈竞争转变,企业需要与合作伙伴、服务商构建运营平台,为消费者提供完美体验。

第四是市场化趋势。企业应坚持市场导向,一方面加大核心基础技术研发,掌握核心竞争力,提高技术水平;另一方面需聚焦于消费者需求,提升自身产品的竞争力。

针对行业目前的形势,师建华在报告中提出,目前中国品牌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依然严重落后于整车,需要解决关键核心技术缺失、外资品牌占据核心零部件产品市场等问题。

 

汽车零部件还存在“低、散、弱”现象

师建华在报告中回顾了汽车零部件行业近些年发展状况、取得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首先,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行业整体经济指标稳步提升,进出口持续增长。2017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规模迈上3.8万亿元台阶。汽车零部件进口总额370亿美元,同比增长7.1%,增速比上年减缓0.8个百分点;累计出口总额为638亿美元,同比增长率为5.9%。

其次,中国品牌汽车零部件自主创新体系初步形成。近年来,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在国家重大工程和技术专项的支持下,通过企业自主研发、合资合作及技术人才引进,持续加强技术攻关和创新体系建设,在部分领域核心技术逐步实现突破。产业链逐步完善,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已具备乘用车及商用车零部件系统、零部件及子系统的产业化能力,并实现产品的全面覆盖。

其三,创新合作发展模式,加速融入全球化格局。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形成东北、京津冀、中部、西南、珠三角及长三角六大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在全球化趋势下,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采用兼并重组、海外并购、股权合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加速拓展并融入世界零部件采购体系并走向世界。2018年,进入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100强的中国零部件企业达到6家,创下历史新高。

其四,汽车零部件还存在重要的短板。一是“低、散、弱”问题依然存在,多数企业集中在低端、低附加值领域,盈利能力低、产品品质不高、管理粗放;零部件产业集群空间分布分散;中国品牌零部件核心能力薄弱。二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在高端领域和核心技术方面需要突破,战略投入及自主研发创新能力相对不足,企业管理能力需要提升。三是零部件行业市场竞争的生态不够健康,产品的同质化、价格竞争的白热化等等是影响企业提升品质的重要因素。再加之庞大的后市场领域普遍存在的不规范、缺乏标准的问题,以及整零关系不够协调、配套企业各成派系等问题,都造成零部件企业技术共享难以实现。


客观判断产业发展趋势,明确零部件工业发展方向

对此,师建华副秘书长在报告中指出,要解决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诸多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明确的是零部件制造业将会面临严格的产品质量要求。整车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采购零部件时,遵循的是行业通行的国际标准、行业标准,同时整车企业对供应商也有严苛的企业准入标准。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消费者需求不断升级,今后这种标准会更加严苛。

其次,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合作开发新产品,是行业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这种合作有利于提高创新的成功率,客观上也为零部件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今后会逐渐演变为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其三,跨国公司会继续推动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专业化和标准化发展。一部分通过消化吸收技术,提升了核心竞争力的零部件企业也开始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上占领一定份额。

其四,“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的三化将成为主导零部件产业发展方向,将加快形成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为代表的零部件产业体系。

其五,国际化将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依托合资合作的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也是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实现稳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其六,跨界融合也会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建设汽车强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应打好产业发展基础

师建华副秘书长在报告中对零部件企业打好产业发展基础、推动建设汽车强国提出了几点措施:

一是推进品牌建设,培育以质量品牌为核心的竞争优势。继续发挥“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推介平台”等行业平台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进入平台的优秀企业提高授信额度,提供品牌质押等新型信贷业务;鼓励整车企业和后市场企业在零部件采购中优先考虑进入供应商推介平台的零部件企业产品。

二是加强技术攻关,建立健全零部件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应零部件转型升级要求的技术创新体系,针对零部件行业特点,提出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难题,组织联合攻关,鼓励汽车零部件研发技术共享,加快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转换。

三是鼓励外资与中资企业创新合作,推动中国品牌国际化。支持中国品牌零部件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参股控股、合资合作、交叉持股、战略联盟、技术合作等多种模式开展国际合作,支持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四是改善整零关系,构建新型整零合作模式。积极发挥整车的引领与带动效应,深化整零合作深度,推进协同合作,实现效益最大化。构建整零企业沟通交流平台,加强双方互信,提高供应链的协同效率与产品竞争优势。鼓励整零企业协同创新,加强全产业链技术攻关,实现零部件“应用技术”与“平台技术”开发。

五是打破传统行业发展思维,促进零部件产业融合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等与零部件产业的深度融合带来了零部件产品的转型升级,零部件行业面临由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型的需求。在跨界与融合的大背景下,把握住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脉络,紧跟行业发展趋势。

六是规范市场秩序,营造公平市场竞争环境。积极引导汽车行业共同构建零部件制造及交易诚信体系,规范并维护零部件市场秩序。构建长效监管机制,制定完善质量鉴定标准,强化汽车零配件市场主体监管。

七是加强顶层设计,制定零部件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为加速向汽车强国迈进,建议将汽车零部件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通过加强国家顶层设计指引,制定鼓励和支持汽车零部件质量提高和巩固的相关配套政策。   

+ 收藏 目前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