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众商用车商用汽车杂志社主办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沃尔沃卡车:北美极地严寒中的极限试炼

从科罗拉多州到阿拉斯加州,一场针对新型8VNL重型卡车的 “极寒大考” 正悄然展开。为验证车辆在恶劣天气下的真实性能,沃尔沃北美卡车公司(VTNA——沃尔沃集团旗下的美国分支,延续品牌数十年传统,将全新VNL系列重型卡车送往阿拉斯加州费尔班克斯(Fairbanks),直面北极圈边缘的残酷考验:零下40度的极寒低温、冰封打滑的路面、呼啸肆虐的暴风雪,甚至需要让车辆在毫无遮蔽的户外整夜停放。

图片

这一系列严苛测试的核心目标,是确保新车在北美五大典型生态场景中——无论是繁华都市、干旱沙漠、广袤草原,还是湿润的沿海森林与冰封的北极苔原——都能达到设计阶段预设的性能标准与驾驶舒适度。唯有在这些极端环境中通过实地验证,才能确保车辆足以胜任横跨北美大陆、里程超3000英里(约4828公里)的长途运输任务。

测试期间,数十位拥有阿拉斯加复杂地形驾驶经验的老司机,每天都会向测试团队反馈细致入微的驾驶感受。这些来自一线的真实体验,结合卡车实时传输的性能数据,成为技术团队优化车辆的关键依据——从动力传动系统的响应速度,到驾驶室内的每一处舒适细节,都在一次次调试中不断完善。

图片

其中,冷浸测试” 是整场极寒试炼的核心环节:测试人员会将卡车停在户外,关闭发动机静置过夜,直到车身每一个部件的温度都降至零度以下。经过12小时的极寒 “淬炼,工程师们期待看到的,是车辆能像日常使用中那样,一启动就恢复稳定运行。这正是卡车在北方寒冬中可靠工作的关键。

测试经理揭秘:一场 “用数据说话” 的精密工程

极寒测试绝非简单的 “把车开去冻一冻,其背后是工程师团队数月的周密规划。正如沃尔沃卡车可靠性测试工程部门经理马修泰勒(Matthew Taylor)在接受《Allestimenti & Trasporti》杂志独家采访时所说:我们要收集海量数据,结合司机反馈,把这些信息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改进方案,既要提升产品性能,更要提前规避故障风险。

图片

他进一步解释,极寒测试是沃尔沃集团全球 “可靠性测试(Reliability Testing,简称RT” 规程的重要组成部分:“RT规程要求车辆在不同温度区间跑够特定里程,不过不同地区的测试细节会根据当地使用场景调整,毕竟全球各地卡车的工作环境差异很大。” 而这一切的基础,是长达数周的细致筹备:我们会在卡车关键部位,比如动力传动系统和驾驶室,加装专用传感器和通信设备。用热电偶测温度、用探头和加速计记录噪音、机械应力和振动强度,这些数据会实时传到数据记录仪,再通过车载调制解调器发送到远程服务器,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能被精准捕捉。

图片

谈及这些年测试技术的变化,泰勒坦言:测试的核心逻辑没怎么变,主要是根据经验做些小调整。但设备升级很明显,现在能用的记录仪和通信通道比以前多太多了,我们也学会了更高效地利用测试时间和路线,让每一次行驶都能收集到更有用的信息。

冷启动、驾驶室:那些关乎 “实用” 的细节测试

冷浸测试具体怎么操作?” 面对这个核心问题,泰勒给出了详细解答:这是针对动力传动系统的专项测试,不是每天都做。首先得让司机在下午4点到5点之间结束当天的驾驶,然后分两种情况测试:一种是像日常使用那样,给卡车接发动机缸体加热器;另一种则完全不借助外部设备,纯粹靠车辆自身应对极寒。

图片

后一种测试尤为关键:我们要观察,负责点火的超级电容器在多少度会罢工,润滑油到什么温度会稠得没法循环;还要盯着发动机有没有缺火、运行是否异常——这些问题很可能导致碳氢化合物排放超标;同时也会记录尾气后处理系统什么时候能正常启动。泰勒还特别提到,新型VNL卡车搭载的超级电容器是冷启动的 “得力助手有了它,不用消耗电池电量,就能缩短启动时间,在北方冬天特别实用。

除了动力系统,驾驶室的舒适性也是测试重点。泰勒介绍:新车装了独立的冷却器和驾驶室加热器,我们会在冬天和夏天分别测试——关键是要保证,就算不启动发动机怠速,驾驶室里也能维持合适温度。” 为了精准评估,测试团队会在驾驶室窗帘前后、司机座椅旁、通风口等位置都装上热电偶:结合传感器数据和司机的感受,就能判断这套系统好不好用。比如有没有因为密封不严导致的漏风,一旦漏风,驾驶室里的温度就很难稳住,司机开车也会不舒服。

图片

而司机的反馈,并非简单的 “舒服或不舒服”——每辆卡车上都装了数据记录仪,司机安全带还配有一个特殊开关:要是遇到突发情况、故障、设备异常,或者仪表盘弹出提示,司机一按开关就能启动特殊记录模式。这样我们既能拿到实时数据,又能结合司机的描述,更快找到问题根源,后续排查也更有方向。

全球测试:标准统一,细节 “因地制宜

美国和欧洲的气候、地形差这么多,测试标准会不会不一样?面对这个疑问,泰勒给出了答案:我们全球的测试团队都遵循统一的标准规程,但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使用场景进行调整——毕竟卡车不是在实验室里跑,得适应不同地方的路、法规和气候。

图片

他举了几个具体的例子:北美有很多欧洲没有的高海拔路段和长陡坡,比如有些坡的坡度可达6%~7%,还得连续跑15英里(约24公里),这对卡车动力和制动系统都是大考验。另外,两地的行驶速度、载重限制、驾驶时长也不一样:欧洲卡车时速一般80~90公里,美国能到104公里;美国卡车最大载重36吨,欧洲则是40~44吨;美国司机每天能开11小时,比欧洲多2小时。

也正是因为这些差异,北美测试才有了独特的价值:在北美,司机一个班次就能从科罗拉多州的丹佛开到亚利桑那州沙漠,一路上要穿过好几种气候带——这种一站式体验,能帮我们更快验证卡车在复杂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卓众商用车 

作者:Gianenrico Griffini

翻译:崔柳青

一审:李浩东 / 二审:崔柳青 / 三审:冯锐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图片

获取文中车型询底价

发表评论

跟帖 0 参与 0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商用汽车事业部立场。

阅读下一篇

数据 | 2025年8月内燃机行业销量综述

卓众商用车编辑部

卓众商用车

114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一键咨询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