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秒,只够发一条微信语音
却足以生产出一台集装箱
全球每10台集装箱中,一半来自中集
中集不止生产“钢铁容器”
更在打造全链接智能工厂
今天,一同探秘
中集集装箱首个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看科技变革如何重新定义制造速度
走进宁波中集智能工厂,数字技术正重塑传统制造:500余台焊接与喷涂机器人组成“钢铁军团”,机械臂以毫秒级精度起落自如;十条生产线全域部署数字孪生,虚实同步映射,实时感知与预警;AI视觉系统无死角扫描隐蔽焊道,AI维修助手凭13万条知识图谱“按图索骥”,瞬间定位故障,精准施治——数字智能,正成为这里的新质生产力。
500余机器人协同作战 重塑制造速度
全球贸易背景下,集装箱行业面临竞争加剧与低碳转型双重挑战,作为中集集团的战略核心基地,宁波中集在集团战略牵引下,于2018年启动数字化转型,2022年建成行业领先的智能工厂,获国家级“5G全连接工厂”和浙江省“未来工厂”双认证。
宁波中集年产能达26万TEU标准干货集装箱,背后关键在于构建起覆盖全流程的自动化生产模式。通过引入焊接、喷涂、打砂等10条自动化生产线,部署500余台机器人及智能传感设备、自动化输送线等,依托 5G 网络与 IOT 工业物联网平台,实现设备互联互通,关键工艺设备100%联网与数据采集,支撑工艺验证、设备运维、质量检测等多场景智能化运转。
以喷涂车间为例,过去人工喷涂主要依赖经验判断,且喷漆作业复杂、环节众多、影响因素繁杂,导致品质难以稳定。而如今,机器人已然成为主角,连复杂的夹缝位置皆可精准喷涂,人工转为辅助补喷与检测。通过首创“机器执行+人工辅助”模式,产能利用率跃升至95%。
基于全覆盖、高实时的数据采集,宁波中集构建了“采集-存储-分析-应用”全链路数据闭环。从设备运行、物料流转、能耗管控到质量追踪全要素数据挖掘,推动生产模式从“经验驱动”迈向“数据驱动”。
这一转型成果获国家权威认可。在9月11日结束公示的“2025年度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名单”中,宁波中集凭借18项智能制造场景的创新实践成功入选,成为中集集装箱首个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也是中集集团内第二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6部门于2024年联合组织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要求入选企业在生产智能化、装备管控、数据集成、全生命周期管理及供应链优化等方面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并在技术创新、生产效率、绿色制造等方面起到行业引领作用,是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智能工厂的官方认证。
AI多场景赋能 为产线装上“最强大脑”
相较于去年,2025年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评审方向,强化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并引导企业以技术创新破解质量效益、价值创造和安全稳定等问题,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宁波中集入选的18项智能场景中,有7项深度融合AI技术应用,人工智能正成为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
在焊接环节,面对60秒一台集装箱的高生产节拍,传统人工检测难以应对。以集装箱底架工序为例,需要检测多达360个焊道,以往人工依赖抽检且效率低下,曾是行业长期痛点。
如今,通过引入AI视觉检测系统,实现了焊缝360°无死角图像采集与实时分析,可精准识别裂纹、夹渣等缺陷,自动调整机器人焊接参数,构建起“检测-分析-优化”智能闭环。该系统使焊接缺陷率下降80%,焊机机器人参数调整响应从小时级提速至秒级。
在设备运维领域,中集首创的AIGC智能维修助手,整合272种设备的1500余份资料,将其转化为13万知识切片的图谱。员工可通过自然语言提问,快速获取维修方案,问答准确率超97%,故障处理响应时间从40分钟缩短至15分钟,新员工培训周期也实现减半。
目前,宁波中集已落地13类AI检测场景,覆盖焊接、喷涂、箱号识别等关键环节。其AI焊接质检系统作为成熟案例,已推广至集团内多家企业,应用于12条产线,平均一次合格率稳定在94%以上。AIGC维修助手作为行业首创项目,也已完成验证,将在集团内其他基地复制推广,维修成本有望降低30%以上。
数字孪生全覆盖 虚实同步映射
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面临数据与产线实景难以有效结合、运营管理缺乏直观性等挑战,宁波中集搭建了覆盖生产全过程的数字孪生平台,全面模拟焊接、喷涂、打砂、完工等四大车间的真实过程,不仅模拟机器人轨迹,更覆盖整条产线的节拍,让机器人在虚拟环境中提前“试跑”,同步优化设备参数、运行节拍和协作效率。
通过数字空间内的反复模拟与优化,产线节拍一致性提高至95%以上,产线整体节拍从70秒缩短至60秒,日均集装箱产能增幅超 17%。
利用数字孪生的工艺排程功能,在新产品导入阶段实现了工艺路线的自动规划,包括无碰撞机械手臂路径规划、精确的产线节拍安排等,有效提升了产线效率与灵活性。
在推进智能工厂建设过程中,宁波中集已培育100余名涵盖战略管理、技术研发与技能操作的复合型人才,为行业智能化转型储备核心力量。
集装箱改变世界,中集改变集装箱。从“制造”到“智造”,从“钢铁容器”到“智能工厂”,中集以创新为驱动,以高标为引领,持续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与智能制造,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正如新时代中国制造业的缩影——不仅以规模领先,更以科技自立自强,向世界传递中国工业的速度与温度。
截至目前,中集集团已拥有两家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分别为中集环科与宁波中集)和一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青岛冷箱),它们共同构筑起中集智能制造的高地。
这,不仅是三家工厂的智能化跃迁,更是一个传统制造业向新而行、向高而攀的坚实足迹。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商用汽车事业部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