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众商用车商用汽车杂志社主办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国办重磅文件,涉及商用车应用新场景

2025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 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产业应用落地提供了系统性政策路径,明确把清洁能源、交通运输、智慧物流、矿山安全等列为重点场景,这对商用车产业的落地场景构建与商业模式形成具有直接推动作用。

图片

清洁能源车辆运输走廊:从政策定位到落地路径

《实施意见》直接提出“推动清洁能源在铁路、公交、环卫、重卡、农机、物流等领域开放应用,建设清洁能源车辆运输走廊,同步布局能源供给站点”,为商用车的能源供给网络化、走廊化提供了政策底座。

图片

具体可见三方面路径:一是以港口、干线、高速节点为骨干,规划电//换电/充换一体的能量补给带;二是鼓励企业与地方在走廊沿线共建绿电直供或直连项目,保障“绿电+车”的碳归属与长期电价;三是把走廊作为新技术,如高功率充电、加氢站调度、换电编组和商业模式如,长期运力租赁、能源+车辆一体化服务的示范窗口。相关政策与试点,如绿电直连、氢能走廊试点已在今年陆续推进,为商用车参与走廊建设提供了现实样本。

车网互动(V2G)与虚拟电厂:商用车作为“移动储能”的新价值

《实施意见》强调“创新车网互动、虚拟电厂”等场景建设,赋予车辆参与电力侧调峰、绿电消纳的新功能。国家层面已部署车网互动规模化试点,部分城市/项目验证了从乘用车到公交、重卡参与反向放电的可行性。

图片

对商用车而言,尤其是规模化驻场的物流车队、公交与环卫车辆,具备天然的充放电时间窗和高容量电池,可作为虚拟电厂的核心节点:企业可通过能量管理平台把车辆与园区/充电站/储能集合,参与现货/调频市场、绿电交易,实现运力与电力双重收益。对车企与车队运营商,这意味着要把车辆电能管理、充电策略与调度系统深度整合。

矿山无人驾驶矿卡:从示范到规模化的加速器

在“矿山安全”被列入重点场景的背景下,文中鼓励集成云计算、工业互联网、无人驾驶等技术,这直接对矿用无人卡车、无人矿卡形成政策支持口径。中国露天矿近两年已出现百台级、千辆级的无人矿卡部署示范,工程机械厂商与矿区运营方正从“试点—编组—常态化”逐步走向规模化运营。

图片

对商用车产业链来说,这是整车、动力、电控与自动化系统协同验证、成本摊薄与后装生态形成的黄金窗口。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纯电/增程无人矿卡与编组换电、低温适配、极端条件可靠性试验等,将成为技术竞争与标准制定的焦点。

智慧物流与智能调度:算法、数据与车辆深度耦合

《实施意见》在交通运输与智慧物流章节中提出“创新智能交通管理、车联网、智能调度”“智慧物流枢纽、智慧物流园区”等场景构建。

近日,在武汉举办商用车大会和商用车展会现场亦集中展示了智能调度、车路协同、数字货运平台与前装/后装自动驾驶配送样车。对于商用车企业与物流运营方,落地路径包括把车联网数据与调度算法打通、推广货运调度的实时闭环,例如降空驶率、提高载重利用率、在园区与枢纽试验无人装卸与数字孪生场景。政策上,国家对“人工智能+交通”的部署亦提供了技术攻关与标准支持的预期。

充电基础设施、换电与超充:配套与商业模式并重

《实施意见》强调“同步布局能源供给站点”,这对商用车尤其重要——重卡与专用车对能量密度、补能时间与站点可靠性的要求更高。

现实中我们看到两条并行路径:一是以兆瓦级超充与大功率直流为主的快充方案(适用于高速干线与编组停靠);二是以换电与加氢为主的快速补能方案(适用于运营高利用率的班运/干线车辆)。

图片

此外,绿电直供与本地储能、场站资产证券化/长期合同(PPA)等商业模型,正在成为解决高峰并网、成本可控与碳核算问题的常用工具。政策层面对于充电能力提升、绿电交易和项目联动的规划也在加速落地。

燃料电池/氢能商用车:走廊化部署与示范运营的拐点

《实施意见》虽为跨行业文件,但“清洁能源在重卡、物流等领域开放应用”的表述,与今年以来多条氢能干线、加氢站群与氢能走廊示范一致。

我国已启动若干跨区域氢能重卡干线,企业在走廊化运营中测试续航、加氢效率与安全管理;展会期间也出现了规模化的氢能车辆订单与示范项目签约。可见燃料电池商用车正在由示范向产业化要规模,关键在于制氢成本、加氢站网络化与整车系统集成能力的进一步降低与标准化。

标准、认证与产业链协同:政策“先行示范+要素配套”模式

《实施意见》提出推进绿色能源国际标准与认证机制建设,并强调国有企业、重大项目要做示范开放。这意味着商用车相关的整车能耗与碳归属标准、车网互动参与规则、加氢/换电接口与安全规范、无人驾驶矿卡的“去安全员”监管框架等都将进入快速制度化阶段。

企业不应等待集中标准出台再动手,而应通过与地方/系统试点协同,参与标准制定与商业模式验证,抢占规则话语权并降低未来合规成本。

总结与建议

国办文件为“以场景带动技术产业化”的路径提供了明确方向:对商用车产业来说,核心是把车辆产品能力(续航、耐久、安全)与场景能力(能源供给、调度协同、数据对接)捆绑起来,形成可复制的落地方案。

建议包括,车企要把能量管理平台、车队调度与电网/站点接口做成标配,以适应V2G和虚拟电厂的参与;能源与车企合作共建走廊(绿电直供+储能+站点),用长期采购合同稳定商业化回报;对矿卡/工程车领域,推动编组化、换电/快速补能与极端工况验证,争取早期示范项目;政策制定者应继续用试点+开放数据+国企示范的组合,快速形成可复制的监管与商业模式。


图片

作者:常青

一审:杜红武/二审:王作函/三审:于晶

——转载请注明来源:商用汽车杂志——




图片




发表评论

跟帖 0 参与 0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商用汽车事业部立场。

阅读下一篇

该省省,该花花!0元交强险把车开回家!

商用汽车

《商用汽车》创刊于1981年,由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主办,是商用汽车行业综合性汽车期刊

71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一键咨询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