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众商用车商用汽车杂志社主办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潍柴动力侯建军:混动专用发动机助力重卡低碳转型

2025年6月12日,南通国际会展中心——在TMC 2025商用车动力系统论坛上,潍柴动力发动机研究院技术经理侯建军系统阐述了混动技术对重卡低碳转型的核心价值。面对日益严峻的碳排放压力与能源安全挑战,侯建军指出,重卡行业亟需通过技术创新平衡环保目标与产业可持续发展,而混合动力正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路径

ueditor_1749811035_78273.jpg

重卡内燃动力面临多重挑战

侯建军在演讲中强调,重卡是商用车碳排放与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当前重卡内燃动力正面临减碳攻坚与法规升级的双重挤压。我国原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高,全球气候治理对降碳要求苛刻,国七排放法规大幅加严,都给重卡内燃动力提出了巨大技术挑战。

纯电重卡在降低碳排放和清洁化压力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受困于利润率低、场景适配性差、补能效率低等问题,难以满足行业健康发展及用户使用便利性等多重需求,而乘用车混动比例的增加也给我们商用车行业带来了重要启示:重卡行业应该提前布局混合动力技术发展路线。

混合动力技术迎来战略机遇期

侯建军指出,商用车混动技术已迎来重大发展机遇。首先,三电供应链的完善与电池成本持续下降,为混动推广奠定基础。其次,法规政策双重驱动,第四阶段油耗法规对冷藏车、自卸车等特殊场景要求严苛,混动技术是满足限值的重要保障;在排放领域,不同场景下,混动整车均能够体现显著的减碳、减排的效果,部分场景减排效果与国七车辆接近。第三,混动路线在运营经济性与场景适应性方面优势凸显。近年来,公路运输价格竞争内卷化严重,运费持续降低。侯建军以煤炭运输某路线为例算了一笔经济账,混动重卡相对于传统重卡,盈利空间可提升94%,极具吸引力。同时,混动车辆的动力性和续航里程能够覆盖大多数物流运输场景,适配性远强于其他技术路线。

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技术突破

针对混动系统特性,潍柴实现硬件专用化开发、可靠性专项考核与设计、机电一体化设计三大技术突破,推出深度定制的专用发动机。

硬件专用化开发方面,通过定点匹配燃烧及增压系统充分释放热效率潜力,结合电动化附件与能量回收极致减少能量损耗。可靠性专项考核与设计方面,混动路谱负荷率变化单一,零部件劣化速率减缓,根据实际市场验证样本评估延长维保周期;针对混动机型起停工况多、起动速度快造成润滑不良等专项问题设计针对性解决方案。机电一体化设计方面,通过发动机附件电动化、电气网络规格统一、结构一体化和功能集成等措施,实现功能除冗和成本降低。

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

侯建军呼吁完善政策法规,促进混合动力发动机发展:推动混动纳入"双积分"差异化考核体系,评价方式由鼓励新能源技术向碳排放管理转变:政策转变将为传统能源、混动降碳、新燃料等带来更大的降碳动力。

产品监管重点从发动机向整车转变,建议产品认证由发动机认证向整车认证转变,特别是混动发动机。他透露,潍柴已形成“柴油混合动力+替代燃料混合动力”的混动产品体系,布局客车、轻卡、重卡、矿卡、装载机、挖机等混合动力产品,精准匹配发动机平台及三电系统,产品经济性及动力性优势明显。

结语

“传统内燃机向新能源内燃机的转型将重新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混动技术与传统动力及新能源内燃机的结合将再次将内燃机推向新的高度!”侯建军的论断引发全场共鸣。随着潍柴等龙头企业持续推进技术迭代与生态构建,混动专用发动机正从技术破局者蜕变为产业变革的引擎,为重卡行业开辟出一条兼顾环保效益与经济可行性的低碳之路。

 卓众商用车 

作者:卓众商用车

一审:李浩东 / 二审:崔柳青 / 三审:冯锐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图片

获取文中车型询底价

发表评论

跟帖 0 参与 0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商用汽车事业部立场。

阅读下一篇

“赚”斗模式开启!虎6G让运输如虎添翼!

卓众商用车编辑部

卓众商用车

96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一键咨询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